经过六七年的漫长蜕变,8月底,金星啤酒集团完成改制。
9月17日,金星啤酒集团董事长张铁山首次披露这场长达六七年的产权改制彻底完成,至此,金星啤酒摆脱了长期以来困扰其发展的产权问题。
然而,对于金星集团来说,改制才是变革伊始。
谈改制
从集体变成民营,成本相当高
随着奥克、维雪、悦泉、月山等豫啤品牌纷纷被雪花、青岛等啤酒巨头收至麾下,目前仅剩金星啤酒独扛豫啤大旗。
因为产权不清晰,金星啤酒曾让多家想与之合作的风险投资机构和世界啤酒巨头望而却步,有业内人士分析,金星啤酒因此而错过了最好的上市时机与发展机遇。
如今,金星似乎可以甩掉发展中的“包袱”了。
9月17日,在中原企业内刊联盟首次座谈会上,作为东道主的金星啤酒掌门人张铁山,完成改制后首次开口与媒体交流。
“金星集团改制,今年8月30日就已经完成了,过程十分艰难。但现在人员界定和物资转移都已完成,资产也已经重组,集体所有制的企业性质完全转变。”谈及这场持续了六七年的企业战略难题,张铁山并非如释重负。
因为对于他来说,改制最大的感受,就是“难”。“改制成本相当高,付出代价也很大,一些设备、器材几乎是原价又买回来的。”张铁山说,改制过程十分复杂十分艰难。
不管如何,金星还是突破种种困难,改制成功。张铁山说,这次改制很彻底,改制之后完全是民营性质。接下来内部还要转变成股份公司,研究内部股份分配问题。
谈竞争
一吨啤酒的销售费用直追生产成本
河南是国内啤酒销售第一大市场,金星啤酒在这个巨大的市场中,占有率高达90%。
然而2010年以来,国内啤酒巨头纷纷踏足中原,争夺被称为国内啤酒市场最后一块奶酪的河南市场,如雪花啤酒全资收购悦泉啤酒;青岛啤酒收购维雪;燕京啤酒投资2.27亿元收购河南月山啤酒;百威英博啤酒27亿元建百万吨啤酒项目;华润雪花在2700万元收购河南悦泉啤酒后,如今又追加3.2亿元在河南扩产。
河南本土市场的四大啤酒品牌纷纷沦陷,仅剩金星独撑门面。
谈及一年来家门口的这场争夺战,张铁山说:“雪花来了以后,河南市场最大的变化就是,促销力度不断加大。”张铁山说,由于竞争激烈,整个夏季,大家都在做“买一送一”的促销活动,销售费用大增。“今年,大家销售一吨啤酒的营销费用,几乎与生产一吨啤酒费用相当。”
“今年金星集团总销售额较去年递增6%,估计激战会在明年。”张铁山说,金星已经做好迎战的准备,一方面通过产品升级,打造更优质、更好喝的金星啤酒来增强品牌吸引力;另一方面苦练内功,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完善企业的售后服务。
谈未来
走上快速发展之路争取3~5年上市
改制成功,意味着金星啤酒将甩掉多年的体制包袱,走上快速发展之路。
如何发展?如何突破重围?
“我们也制定了3~5年内一定要上市的目标,目前正在积极努力。”谈及未来发展,张铁山说。
不过,近期金星的全国拓展步伐都将放缓。
“发展当然是要做的,但是脚步可能会放慢一些。因为刚刚改制完成,企业还需一个适应的过程。只要过了这一阶段,发展步伐就会加快。”张铁山说,金星现在在省内外开有17家分厂,改制完成后,短期内不会发展太快。
对于金星这次改制,省内不少专家表示看好。郑州大学EMBA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刘伟认为,改制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战略问题,金星当前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产权问题,今后发展思路或将更加明晰,品牌发展潜力也将进一步增强。
前世今生
产权不清和家族管理制约金星发展
金星啤酒的前身是郑州市东风啤酒厂,成立于1982年。1984年,东风啤酒厂负债累累,濒临倒闭,于是东风大队决定把啤酒厂承包出去。
1985年1月,张铁山承包了东风啤酒厂,改名金星啤酒厂。
从1992年到1998年,金星的生产线增加到了11条,啤酒产量也从1万吨跃至30万吨。郑州金星啤酒厂也变成了河南金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
2005年,金星啤酒完成“中国金星啤酒集团”的工商注册,成为一个全国性集团。
然而,当中国啤酒行业整体进入“资本+品牌+整合”发展阶段时,金星啤酒的产权不清晰和家族管理,成为企业飞跃式发展面临的制约。
目前的国内三强:燕京和青啤都是上市公司,融资途径顺畅;华润有强大的央企背景,而且它们又有着国际品牌的支持,百威持有青啤30%股份,AB持有华润49%的股份。金星则完全是自身盈利的积累。
这种差别直接影响到未来的竞争。没有上市的企业,只能从销售利润中提取营销费用、研发费用。而企业上市,就可以从股市中拿到资金用来参与竞争。这意味着,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是实实在在的“资本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