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葡萄酒品牌拉菲公开造假消息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这消息是否属实我们暂且不顾,但是,我国市场上拉菲销量远超过拉菲有限产量的情况却是有据可循的。据悉,广东、浙江一带的拉菲红酒销售量是进口量的5倍以上,这其中掺杂的假酒成分就可想而知了。
事实上,市场上除了山寨“拉菲”外,各种品牌假葡萄酒也随处可见。一些酒通过模仿品牌酒的包装,使得真假酒难以分辨。另一些酒则直接打擦边球,模仿知名品牌商标,使消费者误以为是著名商标而购买。对一些标榜原装进口的葡萄酒,其中隐藏的猫腻就更多。
乍一看,终端市场上所销售的进口葡萄酒多来自法国、意大利、德国、澳大利亚、智利等国,且价格不菲,但事实上,这里面许多标榜“原装进口”的产品可能是在国内进行灌装的,也可能就是就来自国内。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指出,经过近年来的大力耕耘,作为舶来品的葡萄酒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其特有的产品文化已经逐渐为我国消费者所接受,市场也呈现不断拓展的态势。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8月份,全国葡萄酒产量为67.73万千升,同比增长19.62%。在国内葡萄酒市场发展的同时,进口葡萄酒量也逐年递增。截至2011年上半年,进口葡萄酒量已经占据将近四分之一的我国葡萄酒市场份额,且这一增长态势还将继续延伸。
不论是世界著名葡萄酒品牌还是国产葡萄酒品牌都在中国市场上获得了迅速的成长,而且随着中国葡萄酒市场的不断扩大,这些品牌的发展前景均呈现乐观态势。然而在无限风光的背后却隐藏着不少发展隐忧,前面所提到的造假现象就是个毒瘤。造假不仅损害了企业自身的形象,更是扰乱了整个市场竞争秩序。市场一旦混乱,各企业如同一盘散沙,难以推动行业整体向前发展。
纵观全球葡萄酒市场,葡萄酒的发展是建立在无数爱酒消费群体的基础上,而我国葡萄酒市场的扩大更多的是一种跟风。大部分消费者尚不具备葡萄酒鉴别能力,只是因为在各自的认知中,觉得葡萄酒是一种健康、时尚的饮品。虽然这一认知推动了葡萄酒市场的迅速扩大,但这一浅认知也导致消费者容易受其他事件所干扰,优势难以延续,未来葡萄酒市场的进一步扩大仍然存在相当大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