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升高,鲜榨果汁的销量节节攀升。目前,上海市场上一杯鲜榨果汁,便宜的十几元,贵的几十元。
一杯鲜榨果汁究竟多少钱合适?这是消费者很关心的问题。贤惠的关小姐经常自榨果汁,她说,最常用的是两个苹果、两个雪梨外加一根黄瓜,不用兑水,就能让一家三口喝上三大杯新鲜蔬果汁,算下来每杯原材料采购成本差不多五六元吧。
“每日新鲜水果吧”是年轻人中颇有人气的鲜榨果汁连锁品牌,除了卖鲜榨果汁,同时销售水果,果汁原料直接取自在售水果,比较容易计算原料成本。记者在凯德龙之梦的水果吧点了一杯本季畅销产品“玫瑰火龙果雪梨汁”,原料是以色列进口红心火龙果以及山东产蜜梨。接单后,营业员从水果摊中选了一个火龙果,清洗、去皮、切块、称重。她说,每杯果汁中原材料的分量都有规定,比如火龙果雪梨汁里的火龙果净含量110克、芒果冰沙里的芒果净含量190克、蓝莓冰沙里的蓝莓100克……而雪梨、菠萝、橙子这类水分较多的水果除了做纯果汁,也配合出汁量低的果汁使用,不然果汁太稠,不适合饮用,比如记者选的饮料就需要250克左右蜜梨。原材料预处理后就是榨取,整个过程中,营业员没有添加任何水分及辅助物。记者根据水果吧对火龙果和蜜梨称重销售标价估计,饮料售价18元,并不离谱。
当然,水果吧在售水果单价要比农贸市场和超市卖场高一些。但记者观察到,整个水果吧约10平方米,营业员3个,客流高峰时期人手翻倍,此外还配备了冰箱、冷柜、搅拌机、榨汁机、软水处理机等硬件设施。如果算上房租、人力、设备等支出,就不难理解这里的水果和果汁虽然定价高,但是还属合理。
不过,并非所有市售鲜榨果汁都“如假包换”。市消保委曾对现制饮料市场进行调查,发现这些饮料中虽然没有防腐剂,但有检出糖精钠、安赛蜜、甜蜜素等甜味剂,以及柠檬黄、日落黄、靓蓝、胭脂红等食用色素。专家表示,国家允许在饮料中使用添加剂,企业也没有过量添加,但部分企业在加入这些成分后,依旧打出产品“未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的宣传,这就有虚假宣传之嫌。另外,受检饮料中还有部分被发现细菌总数偏多,证明饮料在加工过程中可能受到了污染。
记者还发现,并非所有的鲜榨果汁都能确保“鲜榨”。消费者陶小姐是“每日新鲜水果吧”的老顾客,但她从不吃餐饮企业提供的鲜榨果汁。陶小姐解释:“水果吧的鲜榨果汁从配料到榨取,过程全透明,而且可以看到营业员分工明确,收银的绝不做果汁,做果汁的经常清洗容器,所以比较放心。但餐饮企业鲜榨果汁的生产过程看不见,有时拿出来的果汁颜色偏深或口味偏淡,不敢确认是不是鲜榨的。”
记者从一些餐饮业内人士处了解到,餐饮企业中鲜榨果汁“水分”不少:有的企业虽然用的是新鲜蔬果,但为了应对大客流,部分饮料可能是提前制作的;有的企业在蔬果质量上做文章,将一些不再适合使用的水果也榨汁销售,兑水兑香精或色素冒充“鲜榨”;还有的用“100%果汁”替代“鲜榨果汁”,“100%果汁”是用水果浓缩原液兑水还原而成,虽算“纯果汁”,但和“鲜榨”有区别,成本也比鲜榨的要低。
不少受访者为此提出,餐饮企业的鲜榨果汁应该“透明经营”:价格高一点没关系,但原料新鲜程度、榨取过程应当从后台移到前台,让消费者看个明白。记者了解到,我国虽未对鲜榨果汁设定标准,但国家食药监管部门已经发布了《餐饮服务单位现榨饮料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这份意见稿中明确,现榨饮料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且加工后至食用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另外,专家也提醒选购鲜榨果汁的消费者,如果发现企业提供的产品早已准备好,或颜色、口味异常浓烈芬芳,那就要留心饮料中是否存在“水分”了。